https://x.com/MimiVsJames/status/1968553814010839438
META AI眼鏡發表後的感想:
Meta 今天發表首款內建顯示螢幕的 AI 智慧眼鏡「Meta Ray-Ban Display」,售價 799 美元,此舉不僅延續其在 VR、MR 領域的布局,象徵 Meta 正積極將自家 AI 生態系從語音助手擴展至穿戴式運算終端。
本次更新最具突破性的是 Meta Neural Band 的神經腕帶控制系統。這套系統利用神經訊號感測手勢指令,非接觸式操作,是人機介面(HMI)領域的重要創新。
從產品規格來看,單眼 600x600 螢幕、八小時電池續航,但這款產品的戰略價值遠高於其硬體表現本身。包含升級版無螢幕 Ray-Ban(主打高畫質影像與更長電池)與強化運動功能的 Oakley Vanguard 系列。這類產品策略顯示出其正在推動一種「多價位、多場景」的市場佈局,更是為了測試各場景對 AI 穿戴裝置的接受度與用戶習慣養成,強化平台黏性。
Meta 向雷朋母公司 EssilorLuxottica 投資 35 億美元、取得 3% 股權,是本輪戰略升級的重要配套。同時,在面對 Apple Vision Pro、Samsung AR 眼鏡、中國 Xreal 加速擴張的背景下,這也可能是 Meta 對「時間視窗」的積極反應,在 AR 真正普及之前,以較輕量的 Display 型態建立用戶黏性。
Meta 內部估計該產品至 2025 年底可銷售超過 10 萬副,雖然規模不大,但屬於策略型產品測試期。若考慮其 AI 軟體與服務後續付費變現可能性(如 AI 助理升級、訂閱制內容、廣告應用等),則整體 lifetime value 將遠高於單次硬體毛利。
Meta 的目標並不是賣出幾百萬副眼鏡,而是用這一波硬體+AI 體驗去建立「從語音輸入到視覺輸出」的閉環平台,長期目的是將 AI 使用習慣從手機轉向穿戴裝置。
結合現實實驗室(Reality Labs)的未來佈局藍圖,包括雙眼顯示、行動網路支援版本、專屬 App Store 以及 2027 年目標推出的消費級 AR 眼鏡,Meta 顯然是當作切入 AI 與 AR 整合終端的踏板市場。
Meta 此次推出的 Ray-Ban Display ,真正的價值取決於 Meta 能否在未來三年內,順利將「AI 輕量穿戴終端」導入主流消費場景,並成功塑造出一個屬於 AI 時代的 iPhone 時刻。
針對長線投資者而言,不只是看產品銷量,而是看它會不會成為那個 把 AI 從雲端拉到人類日常的關鍵。未來如果成功,META的估值將進一步提升,未來股價「破千元」應該指日可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