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news.tvb.com/programmes/globalvi ... A%E5%8B%95吉爾吉斯脫離蘇聯獨立後,政局時有動盪,2005和2010年先後發生政變,兩任總統被推翻,到底吉爾吉斯新一輪示威浪潮會否掀起另一場革命?這個中亞古國要達至政局平穩,又面對甚麼困難?
一場國會選舉引發的爭議,令吉爾吉斯政局再次面臨考驗。反對派指控選舉舞弊,由上街抗議、衝擊政府大樓,到「劫獄」釋放前總理,短短幾天,形勢突變。
吉爾吉斯總統熱恩別科夫表示:「各位,有政治力量企圖非法推翻政府,他們以選舉作為藉口,嚴重違反公眾秩序,他們奪走人民的和平安寧。」
吉爾吉斯星期日的國會選舉共有十六個政黨競逐,結果顯示,通過門檻進入國會的四個政黨幾乎都屬親政府陣營,引起反對派不滿。
位於中亞內陸的吉爾吉斯,東鄰中國,國土面積不大,但地緣上有重要戰略意義。據記載,這裡是唐朝詩人李白出生的地方,亦是最早參與「一帶一路」國家之一。
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後,國內政局變化頻繁,先後兩次爆發顏色革命,2005年的「鬱金香革命」,反對派不滿議會選舉舞弊,推翻親俄的時任總統阿卡耶夫,由親美的巴基耶夫上台。
五年後,爆發第二次革命,民眾對政府和總統不滿,推翻時任總統巴基耶夫,大選後,由阿坦巴耶夫出任總統。
今次由國會選舉引發的動盪仍在發酵,為了平息紛爭,選委會宣布,國會選舉結果無效,議長、總理先後辭職,由反對派的扎帕羅夫做代總理。
分析認為,吉爾吉斯的局勢不穩牽涉內外兩方面因素。內因來說,吉爾吉斯的經濟,依靠國民在俄羅斯打工寄回匯款,據世界銀行統計,僑匯可佔當地國內生產總值逾三成。
不過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吉爾吉斯今年一月至七月的僑匯總額,跟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約百分之9,嚴重打擊國內經濟,失業率增加,加上政壇腐敗,激起民怨。
至於外因方面,分析認為,背後涉及美國和俄羅斯角力。地理上,吉爾吉斯被視為「俄羅斯後院」,可作為戰略屏障,俄羅斯總統普京上任後,加快在當地復興俄方勢力。
而美國則企圖藉滲透中亞,抗衡中俄在區內的影響力,過往曾在當地設立空軍基地,觸動中俄神經。吉爾吉斯國內也形成親美和親俄不同政治陣營,令這個國家近年處於長期不穩局面。
吉爾吉斯從蘇聯獨立後,致力引入西式民主,有意打造成「中亞的瑞士」,對外號稱是「中亞唯一民主國家」。不過,經歷近三十年改革,政治前景仍然未明朗。俄羅斯和美國等先後發聲明,期望吉爾吉斯各方以政治途徑解決分歧。各界關注,吉爾吉斯今次危機,能否和平落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