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經濟日報 2011-6-3
泰國米恐貴5成 爆糧食危機 他信胞妹爭選票 擬兩倍錢買粗米
泰國前總理他信胞妹英祿(Yingluck Shinawatra)為爭取農民選票,擬效法兄長以現價兩倍購買粗米,令出口商成本大增,分析估計將令泰國米價年底上升5成;粗米仍落後其他期貨,倘米價顯著上升,市場恐真正逼近糧食危機。
泰國將於7月3日舉行全國大選,為泰黨(Pheu Thai)聲望甚高,與執政的民主黨支持率甚為相近。為泰黨表示,假若當選將向農民直接購買穀物,並落實對農戶小額貸款政策,以爭取支持。
粗米價格升幅 落後其他農產
該黨未有透露購米數量,另有指為泰黨計劃與大米出口國商討,組成聯盟,控制全球大米供應。泰國6,700萬人口,當中有35%以務農為生,農戶的支持勢力左右大選結果。
為泰黨建議以每公噸496美元購入大米,勢令出口商成本增加。有商人料每公噸出貨價格由目前500美元,增至750美元,而全球將轉向越南和印度尋求大米。
過去一年,粗米價格升幅一直落後於小麥和玉米等農產品,同期小麥價格曾一度升逾7成,今收窄升幅至4成,玉米價格增幅更高達一倍,而粗米價格今只得3成升幅。
新加坡Hermes Investments行政總裁Mamadou Ciss稱,假若最終落實此項措施,全球大米價格勢必受影響。泰國作為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,大米交易佔全球三分一,而從歷史所見,這些措施對市場有直接影響。價格上漲雖令買家購入較少分量。但長遠而言,大米為基本食糧,買家亦別無他選。
08年曾導致 全球糧食緊張
事實上,08年泰國當局曾採取類似措施,向70萬農戶購入540萬噸大米。當地大米在4月隨即升至每噸1.7萬泰銖,泰國米出口價在該年5月攀至高峰每噸1,038美元,令全球糧食緊張。
世界銀行早前指出,全球糧食價格於今年2月份創紀錄新高,將推使4,400萬人民進入赤貧。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3月曾稱,米價過去一年落後於玉米及小麥等其他食品,穀物「是令我們不致陷入糧食危機的商品」,顯示米價上升,或會是弊多於利。
然而,據美國農業部數據,泰國今年料出口1,000萬噸大米,全球大米生產量達4.516億噸,遠多於4.484億噸大米消耗量,可望增大米庫存3.4%至9,700萬噸。國際穀物議會經濟學家庫珀(Darren Cooper)指,大米價格最終或會上揚,但不會激增,因有足夠大米供應全球,穩定市場。